升學會考考差了,怎麼辦?

孩子進入心目中的高中嗎?

若沒有,需帶孩子跳脫困住的沮喪感

因為高中只是另一個賽局的開始,又可以重新來過,考學測,然後上心目中的大學

賽局重新開始,如何勝率提高?

需要回頭檢討一下會考考差的原因,沒有要責怪孩子,

只是要協助他找出盲點在哪邊,都已經這麼努力讀書了,但還是考差。

找出癥結點後,高一開始調整讀書方法,然後養成有好的讀書技巧,學測時,考試勝率就提高。

會不會不是讀書的料?

不會!!孩子一定可以把書讀好,只是讀書方法用錯了,調整一下就好。

首先,我們需要先『信任』孩子做得到,讓孩子把焦點放在讀書方法上就好,而不用再花力氣與時間去處理父母對他不信任的情緒。

一天讀12小時的書,還不夠認真嗎?

考好成績,並不是用讀書時間多寡衡量的。

考到好成績,只是告訴孩子你現在用的讀書方法與策略是適合自己的,再精進方法,效果會越來越好。

透過每次的考試,檢討自己的讀書方法是否正確,考不好,只是告訴我們讀書方法可能要再調整一下而已,

不責怪孩子,他們才有勇氣去探索新的讀書方法。

什麼是孩子適合的讀書方法?

先讓他們簡單了解大腦學習方式,

接下來透過讀書經驗去了解大腦學習到底是什麼意思,體會之後再優化讀書技巧,

透過考試確認技巧是否符合自己,

若不適合,在調整,這樣反覆測試,直到孩子開始習慣這個方法。

在這反覆練習中,孩子可以學會察覺自己的狀態,唯有察覺才知道哪邊要改。

這過程絕對不會是1次2次就學會,也不可能1~2月就能有成效,必須以半年為單位。

當知道半年時間後才有機會小改變,我們家長的行為會改變,知道無法立即看到成果後,內心就暫時不會有期待,

沒有期待,就不會有失望,不會有失望,孩子就不用處理被失望的感受,就有多的時間學讀書技巧。

為什麼低潮時容易有轉機?

很多立志故事都是在主角最低潮的時候做了改變而有了轉機

為什麼通常都是低潮才做出改變

因為事情把我們推出了舒適圈,不得不改變了

會考考差了,可能是孩子近期遇到的低潮

透過這次的低潮把他推出舒適圈,讓他體會他的讀書技巧出現了問題

然後給孩子讀書技巧的方法

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與嘗試

考差了,下次改就好

考差了不要緊

還有一次機會-高中學測

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氣餒,

而是告訴孩子: 感謝這次失敗發生,讓我們提早知道讀書方法要調整了,哪邊我們可以調整變好呢?

為什麼要這樣子說呢?


因為我知道孩子以後會出社會,會遇到比現在還要困難的問題與挫折

所以現在就要默默的教會他轉念或轉化變為成長心態的人

這是軟實力

擁有這樣的信念,孩子可以幫助自己度過很多難關

因為我知道我們家長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,所以現在須教他如何照顧好自己(心靈上)